璁五行属什么?
1.“璁”读cóng,会意字。从玉从公(音gōng)。本义是朝见时所戴的玉冠。 《说文解字》记载:璁,朝冠也。从玉公声。读若聪。一曰石璁,似玉。
2.又引申为玉的美称。 如:《西京杂记》(东汉):“汉帝得蓝田玉璧甚宝爱之,以为璧人尽天下珍玩而独谓此壁为璧人者,其视世人若凡愚耳。” 3.又因为古时以玉拜天,所以“璁”也用来指对皇帝的奏章。 《礼记·玉藻》:“天子非无上玺书也,至国,立社,乘路始行,各于其途曰‘轼’,凡轼必右膝悬踏之。”注:“轼,车前横木,以手按之。” 疏:“此明乘车之仪。若天子以轼望遗诏,则谓之‘上玺书’;若车驾进止,未至社庙,则不得先顿立社下……乘路,乘路而行也。言‘始行各于其道’,谓天子自京师往诸侯、去还及将入邑门,皆道有正,乃得乘之。”
4.又引申为美玉之名。 如:《诗·大雅·棫朴》:“瞻彼棫朴,树之丞丞。”毛传:“丞,美貌。”“丞,美也”,郭璞注引晋张揖语。 5.又用作对人的敬称。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如用‘老相公’三字作宾,则必用‘小相公’三字作主;用‘老相公’三宇作主,则必用‘嫩相公’三字作宾,务使主与宾互变不停,方才不失作对之文法。”
6.后借来作为人的名字。 如明代有位姓朱的翰林,号春帆,人称朱春帆;清代有个大学士叫富勒赫,他有个孙子叫福尔坤,又号春田。由于他们的名字叫得响亮,后来人们就将他们称为“朱公子”和“福公子”了。现在北京还有座名为“朱公馆”的老式四合院,据说就是当年那位翰林的府第。
7.此外这个字在明清小说中常用于封号。 比如《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万岁差一员朝廷命官,即教圣僧带去,与我那师父赎罪。” 又如《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贾母笑道:‘你妹妹远路上才来的,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要睡罢,这会子又赶着忙哄骗我们去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