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如意什么寓意?

候歆楠候歆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如意,古代如意的样式有很多,有“灵芝如意”、“笏如意”等名称,形状有“直身如意”和“弯身如意”,而现代的玉器中,更多会看见“弯身如意”,也有称之为“福如意”“平安如意”等。 如意的头部多雕成灵芝模样,这是取其“如意”之意;而尾部则随意点缀数珠即可。如此简单的器具,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西京杂记》中记载:“司马相如作《琴颂》,列琴之首……有倚兰之香,有绿绮之琴。”这里提到的“绿绮”即是古琴,而在汉代,琴、瑟之间是有区别的,琴比瑟小,有五根弦,又称“小瑟”,而瑟则有二十五弦之大。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琴长四尺五寸,瑟长三尺六寸。”可见,汉唐时期的琴与现在的尺寸差不多大了。 除了作为乐器之外,古人还常把琴、瑟并用,作为祭祀祖先的神物。

唐代画家阎立本曾画过一幅《步辇图》,描绘的是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松赞干布的情景。图中有一特写:一侍女手捧一柄绿玉如意,跪奏于太宗前。这柄绿色玉如意便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了。

宋朝时,帝王对玉器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据载:“宋太祖既得天下,命人采集宝材以进,其宝有自然文彩可玩者,莫若玉。”当时有许多文人学士都从事琢玉、赏玉的文化活动。

苏轼有词句曰:“端溪石砚紫石英,烟霏露结为墨汁。绢素做纸巧剪花,玉龙泉水清如水。”这里的“玉石之水”即是描述宋代制作笔墨纸砚的过程。 而南宋文学家周密所著《云烟过眼录》中提到:“玉尺,方阔二寸,厚薄均称,以作印信,极妙。”说明在元朝时期,人们已经用玉来做印章了——这也是玉作艺术品的一个发展方向。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盛行雕刻玉石,其中以苏州的玉雕水平最高。当时在苏州,甚至出现了专供卖玉的地方——“玉市”。而北京东交民巷也有一家“玉华店”,规模较大,经营各类玉器。1723年(雍正元年),这家店甚至还得到过皇帝赐给的“龙文”匾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