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轶五行矛盾吗?

项玉晨项玉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认为,在解释“轶”的五行时应该分开看待,即,将汉字的五行为其单独提取出来研究。 这种分离提取其实正是古文字学家们一直所提倡的。比如说,金文作「」,小篆作「」,隶变为「」,楷化为「」。这里就体现了「」的形变,而「」则是「」的音变,「」则是「」的意变了。也就是说,把汉字当作一整个字形符号群来看待,是后人附加的任务,是后世字书编纂者们的任务。

事实上,古人造字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比如「马」,甲骨文作「」,虽然象形但并不像现在的「马」字。金文作「」。小篆作「」或「」。隶书作「」或「」,虽然字形变化很大,但这只不过是文字的形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生了变化而已,「马」的本义并未发生任何变化。所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马」下的定义就是「马之字也」。这就是说,「马」这个汉字表示的就是一个「马」的意思。同样道理,「」表示的就是它的发音「轶」。

那么到了现代,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汉字当成整体来观察,从而忽视了字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种思维其实是违背古文字学规律的。当碰到不能理解的字形时,就容易望文生义甚至胡乱联系。比如这个「轶」字,明明是一个形容赛马的词语,却硬是被套用于形容马拉松比赛。这岂非自欺欺人? 以上都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小意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