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什么是缅?

公孙凡桐公孙凡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介绍“缅”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场口”。 翡翠原石一般由山料切割而成,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受地质因素的影响,其形状、大小和所处位置都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看到的原石可能并不像它刚被开采出来时候的样子。为了便于管理,人们根据原石的产地、形状、色花等特征进行编号划分,这块原石来自什么地方,那块原石有什么特点等等,这些特征都属于场口的概念。

常见的场口有:黄加绿(黄明料)、黄灰、铁龙生、麻料、红印、红土皮、黑石头、水石、砖头料等等。每个场口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 1. 水石是指产于怒江、澜沧江、萨尔温江的石头,这些江河在中国古称“三江”,所以水石也称“三江水石”或“三江石”,这种石头的特征是表面光滑细腻,水分充裕,颜色艳丽,但是质地较软,不能切制玉器;

2. 红土皮指的是红色表皮的石头,这种石头大多产自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南渡河一带,出产的玉石皮薄,通常呈橘黄色或红色,部分带绿色调,但质地粗糙,多裂纹,不易加工;

3. 黄加绿指的是同时带有黄色色调和绿色色调的玉石,这种双色玉的黄色色调多数为柠檬黄色或蜜糖水黄色,绿色调多为苹果绿或嫩绿色,二者搭配给人清爽怡人的视觉美感;

4. 铁龙生指含有铬金属的玉石,颜色亮绿,像是含铁的翠绿色钢材,因而得名“铁龙生”;

5. 砖头料原指劣质原料,因其形态如砖,故名“砖头料”,现在多指颜色单调,材质低劣的原料。 说了这么多场口,该说说真正的主题——“缅”了。 “缅”在术语中是指翡翠原料中绿色、蓝色、紫色三种色调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色称“缅”,它是色彩概念而不是种水概念。

以上对各种场口颜色的描述,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可能会有点枯燥,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它们其实就像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绸缎,而一块完美的翡翠应该兼具多种色彩且分布均匀,这才是“妙”之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