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翡翠蓝冰?

计铂统计铂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得从“种”说起…… 之前写过一篇种的文章,其中讲了一个“种分”——依据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状态,把翡翠分成了5个种头(其实还应该有个种尾)。 这五个种头的顺序是由大到小排列的,即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糯种。 而蓝色冰种就属于我们常说的冰种里面的一种,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蓝色,透明度和水头都较好。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这种淡色冰种的鲜艳程度并不差;但是在背阴处或者灯光下,其鲜艳程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暗淡无光。 这就是蓝色冰种的基本特征——由晶体颗粒构成,具有明显的种水,伴有少量色素,但是色调不够浓郁;颜色不均匀,常见条带状、斑状或者点状。

而蓝色冰种的形成原因,跟阳绿冰种一样,都是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环境致热或者含硫化物,导致其中绿色的铬元素部分或者全部被氧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蓝色冰种。 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把蓝色冰种称为“蓝化冰种”。 那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基本知识之外,什么是影响蓝色冰种价值的关键因素呢? 我觉得是亮度! 因为影响珠宝玉石颜色表现力的关键因素就是亮度,而在所有影响颜色的因素中,光线对于颜色表现力影响最大。例如,同样的颜料涂抹在两片纸上,一片覆盖金箔,另一片不盖,阳光下两者间颜色虽然无明显差别,但是在灯下就不容易区分了。这里所谓的“亮度”,我指的是光线经过珠宝首饰折射后,在人眼睛中的明亮程度。

同样一顶遮阳帽,在烈日下和灯下去看,前者会给人一种明亮清凉的感觉,后者则感觉颜色暗淡。所以,在评价一件宝石首饰的时候,不能忽略光线这个因素。 对于这一点,我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经常会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油青种”。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商业发票上写着“油青种”,或者是“油青底”,但是大家知道,这其实就是指代的一种色调,即深绿色的色调。

然而,在自然光线下面,人们往往认为这样的色调应该是暗的绿色,也就是带有青色感觉的浓绿。但在灯光下再看时就发现,原来这种色调也是明亮的,甚至还带有一丝清亮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差异呢? 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背面,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而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对于红色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橙色,再次是黄色,而对于蓝色光的敏感度是最弱的。 所以,当光线穿过绿色宝石的时候,由于宝石本身的透光性,绿色的部分会把大部分红光和橙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而黄光和部分蓝光也会有一些进去,这样看来,进眼的色彩感受就是偏红的浓绿。 但是,如果是一块油青种玉石,比如玉髓或者软玉,由于这些材质本身对红橙光的吸收作用,当我们直视它们时,进眼的色彩感受就变成了偏黄的幽绿,而这种绿是在人眼中属于较为低饱和度和低明度的,因此看起来就显得比较“暗沉”。

当然,影响色彩明亮程度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抛光。如果抛得不亮,再鲜艳的色彩看上去也是暗淡无光的。所以,我们在评价一种宝石的颜色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光线以及抛光两个因素来综合判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