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菜怎么跑到台湾去了?

玉芙妍玉芙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860年,英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国,占领了香港、广州等地,并把战火烧到了北京近郊。当时,清政府派军队与英军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终究不敌装备有洋枪洋炮的帝国主义者。为了向侵略者表忠心和表示“共赴国难”的决心,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起佩戴了一块用“和阗玉”(一说“新疆玉”)雕刻而成的“护国玉”,上面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以示“龙驭上宾”(指皇帝死亡),同时也象征“龙气”冲垮了敌人的铁甲舰队,击溃了英国侵略军。

这块“护国玉”被放置在乾清宫“御书案”的上首,每天亲眼目睹它的人无不感到万分敬仰。 然而时过境迁,73年后的1933年春节刚过,这一“国宝”却突然失踪! 原来,当时正值日寇威胁首都,北平(今北京市)城内一片混乱,这时的“护国玉”已经被搬移到位于北新桥的醇亲王府里保管。谁知,日军为了制造“和平”假象,派人和醇亲王商谈停战协议,趁其不备,把一块类似“护国玉”的玉偷梁换柱,调包走了! 而丢失的“护国玉”究竟去哪了呢? 有人猜测它可能流落到了日本民间;也有人认为它可能被日本皇室收藏起来;还有人说是被日本的收藏家购买去……总之,“护国玉”犹如石沉大海,再无踪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又过了将近半个世纪。 公元2005年冬,一个偶然的机会,“护国玉”竟在台湾一家古玩店的橱窗内重现光彩! 于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 那么,这看似普普通通的“小菜豆”跟那块传奇的“护国玉”到底有什么牵连呢?难道真是物归原主了么?!

经过多方考证,人们终于解开了这件文物失散百年后重聚的谜底——1933年伪满皇帝溥仪将“护国玉”送给了日本人花房义男为寿礼,而花房义男则将其转手卖给了这家古玩店。 真是匪夷所思! 一件代表清朝最高等级的宝物竟然落到几个日本人的手中!而且就在他们沾沾自喜地想把它带到日本国去的时候,没想到却遭到了拒绝。因为这触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最后,这个“大白菜”般大小的珍宝还是由台北“故宫”派专机前往接迎,才得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据说,当时运送它回京的飞机途经大连时,有海鸥环绕;进入东北领空后,更有数万只燕子尾随飞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