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最差吗?

钟预钟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澳两国国情不同,不具备可比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而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中国足球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 足球在中国的普及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当时在中国兴起“足球热”,甚至出现了中国第一代球星李惠堂。但当时的足球活动多限于城市和沿海地区,在广大内陆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却是鲜有开展的。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人开始寻求在全球推行自己的价值观——输出美式民主。1950年至60年代正是美国全球战略扩张的时代,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成了美国重点关注和介入的地区之一。于是,在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式橄榄球作为“团结、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被作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向海外推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关系进入一个蜜月期,日本经济腾飞,美国则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想摆脱“亚细亚病夫”的阴影,想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就必须从运动项目中寻找突破口。于是,在日本政府的精心规划和大力支持下,足球被作为振兴运动的“重点对象”。从1973年开始,足球比赛列入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国际足联改变规则,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这为足球在日本迅速普及开了绿灯。到了1998年世界杯期间,连机场的行李传送带旁都设起了赌球盘,整个国民仿佛着了魔一样,集体投入到这场“伟大而美丽的赌博游戏中”。

1994年是中日体育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日本足协派出了由50多名职业球员组成的庞大代表团来华训练和交流,而此前一年,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互惠签证协定》解决了过往制约两国运动员往来交流的签证难题,为体育运动在国际交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自此之后,两国的体育交流进入了快车道。

不过,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GDP总量在世界排名靠前的位置上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到1995年的时候,已经接近日本GDP总量的四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崛起带来了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也让民众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从“玩物丧志”的代名词变成了“无球不欢”。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豪门巨富都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或是观看比赛中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