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取名看什么意思?

茹系溯茹系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五行的相生的概念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助益的作用,也就是这一行能够生那一行;相生关系用词表示就是“生我”和“我生”。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后行(生我行)对先行(我生行)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因此古人常把这种相互的生称做“息息相通”。《易·系辞下》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种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蕴含了五行相生的概念。 在相生中,后行之“生”前行之“我”是相对于特定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不使五行过于偏枯,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如果某一五行缺乏,那么必须注意其它四行的状况是否正常,以防止出现偏枯的现象。如果缺少的五行受到其它四行的充分资助,那就不会有偏枯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缺少的五行所代表的事物不能顺利发育成长,也会因为有其它四行的帮助而得到弥补,不至于产生缺陷。正如人有父母兄弟妻子五者组成一个家庭一样,只有彼此关爱,同舟共济,才能形成完美的家庭结构,否则就会使其中一方或几方痛苦不堪。

2、五行的相克的概念 五行相克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样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可以用成语“克己奉公”来表示。在古代哲学家中,虽然有不少人都发现了五行相克的道理,但很少有人强调它是自然规律。荀子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天论》中云:“天之道,虚静、光明、柔吉且不扰。……天道玄如,各因其情。”这是说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就像是镜子的反射作用那样无端又自然。任何事物只要处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自然地发生反应并形成相应的结果。

3、五行相克的道理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制水、水生火、火克金的原理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排泄,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而金在中医理论中对应于肺部。所以,当人体吸入清气,通过肺气宣发,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这就是金不生木的道理。而当饮食进入胃肠,经过脾的运化,精微物质被输送至肝脏,通过肝的疏泄,从而完成木生的金。然而,人吃进去的东西不可能完全被消化吸收,部分食物残渣经脾运送至大肠转化为粪便排出,这正是土克水的道理。同时,水在体内的存在形式除了以气、液的形式存在于脏腑之中外,还包括汗液、尿液等,而这些分泌物最终都要通过三焦气化而归藏于肾。土其实是在脾、膀胱、肾之间不断循环运动的。当体内水分过多时,则会形成湿盛;当湿气久蕴化热,则又会形成湿热。此时,土中的津液被消耗,肾的水液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出现水衰火旺,也就是心火旺盛的症状。这时就需要金来生水,心火下去了,心火所属的心脉功能就能恢复正常,心火的症状就会消失。中医理论中五行间的关系其实反映的就是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因为整体是有部分组成的,局部又是整体的一部分,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从本质上讲,五行相生相克其实是围绕五脏的中心思想而展开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