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三王是哪些?

蓟琛婷蓟琛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王”之说,首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指出“三王”是指“汉兴而氏王孙庙”的西汉王孙王爷,又指“蜀汉先主、后主及魏明帝也;汉,汉高祖;蜀,蜀昭烈帝。” 后来南朝·梁·萧绎《古今书判》提出“书圣三王”的说法,认为“夫能齐尊一代,为后世法者,惟钟王之书。”“书法之中,钟王二书,最为典则。”

南朝·陈·张彦远《法书要录》引用梁·萧衍语,也说“书法以钟王为宗。”唐·太宗李世民对二王的书法尤为推崇,在《晋书·王羲之传论》中说:“羲之书云:‘顷奉敕评诸家书,尽见包前代未有,可师法。’谓王羲之《兰亭集序》等帖,称‘吾书》云:‘每观晋代墨迹,乃得真书’。”(引自《宣和书苑》) “三王”之称,由此而来。

至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沿袭了上述说法。以后,清·梁巘《评书》仍然使用这种提法。至今,有些人写书论文章,提到古代书法家时,还习惯性地使用“三王”这个词。然而,这个称呼究竟是否正确,确实应该打上一个问号。

原因如下: 一、“三王”之称始于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叙》中的“三王书”。这里的“三王”指的是汉字的创作实践者,即有文字记载的汉代帝王。这些皇帝其实不止三人,为何说是“三王”呢?因为“三王”之后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邦建立汉朝,汉高祖刘邦并非出自皇族,他的姓氏“刘”,属于士族姓氏之一,与项羽的“项”同属十姓,因此刘姓诸侯国国王的谥号都以“恭”字打头,比如汉文帝刘恒的父刘启的谥号为恭王,汉武帝父亲刘彻谥号为孝王。可见“三王”之称,是就汉字起源时代而言的。

二: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体势——草书;同时,刻石刊碑之风盛行。人们对于笔法的审美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候,一些笔法简易的楷书、行书成为流行字体,而隶书逐渐没落。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书家开始兼习多种书体,并利用多种书体的灵活性创作出多种风格的作品。于是,出现了颜真卿的楷行草多体兼善。欧阳询、柳公权等楷书家的行书也不错。黄庭坚、米芾等人除了楷书行书写得好之外,更以草书出名。他们超越了时代对于单一书体的局限,实现了书体上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魏晋书风代表了一个时代,而唐人虽然在笔法上继承了魏晋传统,但是在书体上的多样化则是超越时代的。“三王”之称显然已经不符合历史实际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