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财产性收入吗?

曲怡韶曲怡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个人认为投资(狭义)是一种通过主动经营获取收益的劳动或者劳务;而理财(广义)是通过合理配置资产间接实现收益,这里的“理”字有打理、管理意思,因此更偏向于一种主动性、决策性工作;

然后引一句我喜欢的名言,这句话曾经让我的财富快速累积—— “投资和决策就像抛硬币,你不可能每次都抛出正面,但你可以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面这段文字可能有点费解,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假设你在街头看到一个骗子,他告诉你用300元就可以得到600元的包,而且只骗你一个,这种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请问你会买这个包吗?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不会,因为概率上只有1/3的几率赚钱,而这种事情又没有先例(之前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交易或者案例可供参考),所以风险很大。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只不过那些骗子比较精明,将价格标得很高(正常市场价格的5-10倍不等),又善于蛊惑人心,于是很多人就心甘情愿掏钱了。

其实,投资就是一个人面对未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时候,做出一种选择并为此承担后果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适当的投资和配置,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份保障。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才叫适当呢? 一般我们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合适,会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收益;另一个是这个事情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举例来说,小明花了300元买了那个价值600元的包,从收益上看显然是赚了300元,而小明的付出只是一包价值600元的包和300元的人名币,总体来看还是赚了。当然有人会问,小明是不是亏了300元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小明除了亏掉300元人民币之外,还损失了一部分本来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商品的钱,这部分损失也就是小明为了获得这个包所付出的代价。假如小明买包之后剩下的钱可以购买5个棒棒糖,而原来没有买包之前他可以购买50个棒棒糖,那么他实际上就少了45个棒棒糖,这45个棒棒糖就是他因这次交易而少花的本钱。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在评估一件事情的适合程度时候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收益,另一方面是我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回到正题,如果说投资是财产性收入,那么理财产品(基金、股票、债券等)显然符合这个定义。投资者买入这些理财产品之后,短期内有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贬值,但从长期来看绝大部分人是赚钱的。也就是说,理财的投资最终都取得了相对稳定的正向收益。

但是理财不等于投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理财的收益来源主要是资产的合理配置,而投资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主动的经营。举个例子就能够明白两者的区别,假如你有50万元,打算放入理财产品中获利,那么最好的做法是将50万分成若干部分,分别投入到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中,比如20万投到余额宝,10万投到微信零钱通,10万投到银行活期存款,剩余10万作为机动资金,这样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确保资金安全又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就是典型的理财思维。 而如果你把50万元全部投入股市,希望能从中赚取一笔钱,那么这就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理财了。虽然你可能同样能够赚到钱,但你是因为挑选到了优质的股票从而赚到了钱,还是因为你购买了大量的指数基金从而抓住了牛股呢?这一点就很难说了。

其次,理财更多倾向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而投资则更适合进取型的投资者。理财更多的是一种资产配置,是一种被动性的收益获取过程,而投资则更多地包含了主观因素,更需要积极地去参与。

打个比方,理财就像是买菜,而投资更像是买股票。买菜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咨询一下菜农应该买哪棵菜,因为买菜这种行为本身就代表了你的一种决策,这是一种被动的收益获取过程。而买股票就不一样了,你需要研究该行业是不是处于景气周期,这家公司是不是真正有发展潜力,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是不是优秀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决策的,远比买菜要费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