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若干张什么意思?

迟优菲迟优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银行内部对大面额钞票的称谓,即一张钞号相同的人民币称为“一板”;两张钞号相同的叫做“两板”,以此类推。 过去,人们常用“一捆钞票”、“一摞钞票”、“一筐钞票”等指代大面额钞票,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较少使用了。而采用这种更规范的表达方式,显然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体系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五套人民币取消了金属币,但在流通中仍然使用“板”“张”来称呼不同面额的钱币——100元面值的一笔钱叫“一版”(“版”读bān),50元的叫“两版”,20元的叫“四版”,10元的叫“八版”,5元的叫“十版”,1元的叫“二十版”。这也是“板”“张”在现代汉语中的唯一法定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面”值是指纸币的票面金额,而不是指纸币的购买力或币值——比如1980年版50元纸币的票面金额为50元,而现在市值也仅为50元,但当时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远超现在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当然,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他们可能还记得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的情形。那时由于受印制技术所限,2分纸币和2角纸币的数量很大,人们常把成捆或是成刀的2分钱纸币、2角纸币买回家,因此用“板”来称呼这些钱币,一直沿用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板”字读bǎn时,是形容词,表示数量多且整而全,如“板砖”、“板上钉钉”,而读pán时,是名词,意为“成块的木板”,引申为实物数量的多,如同“板材”。不过这个“板”不是货币计量单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