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何家大宅?

颜炜岸颜炜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家大宅即现时的新界北粉岭围仔1号,是前任立法会议员、前清广东巡抚何启的故居。 该建筑为典型岭南建筑风格,三进院落式布局,左右对称,有正堂、配室、厢房等。面阔五间共56米,深三进42.8米,高6层(含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除主座两边的头厅及书房是青砖外墙外,其余均为红墙绿瓦。头厅与正堂之间设有庭院,院内种满花草树木,建有假山和喷水池;正堂两侧建有耳房;所有房间都有名称,显得极有气派。 整栋宅院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特别是屋内的雕梁画柱随处可见,檐下窗框则用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嵌边,十分好看。

除了美观外,这些雕刻还有实用功能,如檐下的斗拱可以承托檩条的压力,不用柱子而以精美的构件代替,既节省了空间又增强了美观性。 屋顶还安有避风伞,可挡风雨、遮阳。

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房屋出现漏雨等问题。为了保存古迹,香港文物管理部门对这处住宅进行了多次修葺。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宅的原主人是何启。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启蒙思想家。

出生在马冈一个官宦世家中的他是当地有名的大夫。鸦片战争后,他目睹外国人在中国的横行霸道和清廷的腐败无能,萌生了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振兴中华的念头。

光绪元年(1875年),年仅21岁的何启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学生,进入耶鲁大学医学院学习。他在美国期间,曾参与华工建设和管理,并负责医院医疗工作。 学成归国后,他创办了国内第一所西医学府——北平同文馆,任首席医官兼总教习;后又赴日留学,回国后在天津开办医院、教会学校,创办杂志,宣传西学。

辛亥革命前夕,他赴南洋宣传革命,被选为同盟会南方支部长,任南洋华侨筹饷局主任,为孙中山先生筹集大量经费。 民国建立之后,他应蔡元培之邀赴京师大学堂任教,后应袁世凯之请出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兼代理内务总理。

虽然仕途平顺,位高权重,但何启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来自民间的特性。 他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倡导和平改革,反对暴力革命;提倡“教育救国”、“实业救贫”,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