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每年有多少?

逄柏可逄柏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2017年考研,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调剂的院校,基本上就是死一个学校两个学校这样调剂。 我同学有考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这个比较难),359分,没进复试,去了上海交大,364分;还有的同学考了378分去首都医科大学;再有一同学考了390+分,复旦落榜,去了华东师大; 再来2018年,我参加了第三次研究生考试,我的成绩是399分,这个分数可以上任何一所高校了……然后,我选了华南师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主要原因是这个专业不考数学! 但是我没有考上…… 因为那个考场有人作弊,监考老师让所有人都重新填卷,所以那一场的试卷全部作废……而我那一科,刚好是那个考场的第一名……所以,我那一科的成绩是0分…… 于是,我2018年的研究生考试,三门课,每一门都过线了,但是总分不够,没有被录取。

而我的同学有的上了浙大、中大的分数线,却被刷了;还有的同学过了B区线的,却没能被录取。 到了2019年,我选择了放弃,因为心情太煎熬了,而且时间成本也太高了。 我2017年开始备考,2018年和2019年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三年间,光报名费、资料费、住宿费、生活费各种开销就花了好几万,而我的同学有的工作了,挣钱了,这些开销相对于那些还没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少算了。

而我最苦的时刻,还没有算我一战的时候,大三大四那会儿,我在外边报班、上课,花费也不小。 而我二战时的同学,有的没怎么复习就去参加考试了,竟然也有不少人低分数飘过国家线…… 所以说,能一次考上研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啊……大多数人都是考了几次才上岸的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