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起名哪家权威?

席皎席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否成立,目前尚无定论。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梁启超、鲁迅等,都对五行说的科学性提出过质疑 [1]-[4] 。 那么,这一篇答案就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对《红楼梦》中五行学说的看法(当然,我也不是专业的)。在谈论这一观点之前,先简单地罗列一下《红楼梦》中的五行学说都有哪些——

甲戌本《石头记.凡例》云:“此书开头因‘无才补天’之命,故发乎情,不得不用神话点缀;中间‘幻形入世’,故述意者皆隐语,不言情而情无穷;末世‘还经灭迹’,故用事者多谬误,似指而不实指。”又云:“《石头记》用事,有时古往今来,有时东拉西扯。”

甲戌本第七十一回有总评一条,谈到“五行”时说:“宝玉性情,遇奥妙难疑之事,且喜参悟;遇奇怪怪异之人,偏尚探问。今以此二事,仍归宝玉。下文字中,但觉云雾迷离,狂荡迷眩,不辨何者为水,何者为火。如此,则作者之笔,真可谓善设谜矣。”

庚辰本第七十一回有一条总评,亦提及“五行”:“所谓‘百索解开,乃是五行。’今此五行,全在宝玉一人身上,故曰‘解得灵枢,可知生死。’”

以上所引,可大致归结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五行”就是宝玉,另一种认为“五行”是宝玉的“情”。 作为现代读者,自然不会有古人那种“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的思想。对于以上的两种观点,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不必当真。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曹雪芹创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以为,《红楼梦》一书,其实是一部言情小说。那些所谓的“玄虚”的内容,如“五行”“黛玉还泪”等等,都是为“言情”服务的。若离开了“情”字,这部小说就失去灵魂了。所以我说, “情”才是《红楼梦》中的“五行”。

现在再来谈谈“贾宝玉”这个人物。贾宝玉这个角色,在书中是一个带有“神性”(这里用的“神性”不是褒义)的人物。他出生时口含玉玺(这里要注意“玉”与“石”),身上带有通灵宝玉(上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而且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女孩儿气”和“多情”。

首先说说他的“女孩儿气”。贾宝玉最爱和林黛玉开玩笑,总是爱逗黛玉,看到黛玉脸红,他就高兴。有一次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把黛玉气得直跺脚。还有一次,贾宝玉对薛宝钗也说:“妹子,你说不说?”把薛宝钗也气得直皱眉。

其次说说他的“多情”。贾宝玉见了女儿就喜欢(秦可卿死后,他哭得死去活来),而且对女儿特别体贴。史湘云睡熟了,他怕她着凉,把她脱下的衣服重新给她盖上;黛玉生病了,他去探望,发现黛玉睡着了,便轻轻给她盖好被子。这样的人,除了“多情”,我想不出其他的词来形容他了。这样一个人,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温润如玉。贾宝玉就如一块美玉,温柔、细腻、懂得体恤人。

综上,我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心中的“五行”。 可能有人会问,王熙凤呢?迎春呢?她们有没有可能是曹雪芹心中的“五行”呢?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因为曹雪芹虽写了王熙凤的多疑,写了迎春的懦弱,但她们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俗”——王熙凤的俗是在贾府人人皆知,而迎春的俗则是父亲贾赦给她的嫁妆就是“粗傻”。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和“情”沾边儿啊。

欢迎一起讨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