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属于五行是什么?

佘舒梓佘舒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是一个会意字,初文见金文、小篆。上面一部分像屋頂,下面一部分像城牆或围墙(國的本義),合起來表示國內之域的意思。《說文》:「國,邦也。」故又用為地名、州郡名或者國籍的代稱等。 古人造字很注重觀察生活,比如日字像太阳,月字像月亮,風字像风,雪字像雪花等等,而國字則是形象地表达了國家的意思。上面的部件像一座座高大的房屋,下面的部件像城墙和护城河,整体像一个雄伟大城的轮廓。

古人把都城及其周围的土地称为國,以别于疆域更廣袤的侯国与郡县。《周禮·职方氏》中講到“百里為邑,千裡為都,萬里為國”,其中的國,指的就是都城及其附近的地方。在當時,只有天子與諸侯才有權建立國家,一般人是不可以有國的。 戰國中期,魏國富強,李悝改革,在國內實行郡縣制,收復了一些失地;韓非子曾擔任秦相,他的《華陰令韓君修城記》中有「今城郭不完,諸候並興,無所鎮撫」,這個『城』就是國城。秦滅六国後,统一了中原地區,修建了馳道,通水陸運,建築設備遠超前代,勞動力資源更是前所未有的豐富,所以秦始皇可以率大軍圍趙國的都城邯郸打幾圈,最終拿下邯鄲,又把趙國的領土通通納入秦的版圖之中。

秦始皇统一天下後,把所有國城都稱作「城」,把諸侯的宮室都稱作「闕」。漢承秦制,又沿襲了這個叫法。漢代官學《春秋》教本顏師古注曰︰「諸侯之城,極方圓一里,高四丈五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呢?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較一下,周朝的洛邑(周公營建的東都)有牆垣九里,漢城牆大概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

到了唐朝,還是可以找到國字的影子——唐帝都以長安為治所,城內有宫城(乾元殿),城外有皇城(含光門) 和羅城(朱雀門),而一般的縣城也是有一塊中央的獨立空地作為縣治,稱作“縣庭”,庭字從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