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漆器有什么价值?
作为漆器工艺的研究人员,谈谈我的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脱胎漆器的定义,另一个是这种工艺出现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对第一个问题的认识,目前学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即“脱胎”是指漆器制作过程中胎体处理的过程,将胎体置于水面上,然后浸入水中,使胎体与胎体表面的漆膜分离而得。 然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会有“脱胎漆器”的出现,目前的观点似乎还无法达成一致。
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漆的特性所致,因为大漆(又称“国漆”、“土漆”,主要成分为漆酚)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干燥后形成一层坚韧且有韧性的固体涂层,所以用大漆涂在胎上,晾干之后会和胎体脱离;另一种说法则正好相反,认为正是因为大漆不能脱离胎体,为了获得可拆卸的漆器,工匠才发明了“脱胎”的方法。 两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可是仔细探究却可以发现它们存在的问题,既然第一种说法认为“脱胎”是由于漆的特性造成的,那么为何其他含有漆酚的漆树籽粒(如梧桐子、文冠果等)制成的漆液不能像大漆一样干后不牢固附着于器物表面呢?难道只有大漆才是“自然脱落”的最好体现者吗?
再一个问题是,如果第二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为何以“脱胎”技法制作的漆器只能沿用至明清时期就失传了呢?是不是因为到了明代,人们就已经不再需要可以移动的漆器了?毕竟明代中晚期,家具装饰手法开始盛行,能够移动的家具开始慢慢减少,那么需要移动的漆器自然也就会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