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辨别酸洗?

熊秘熊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观察表面:自然抛光处理的翡翠,表面光泽柔和,呈油脂状或蜡状;经过酸洗之后,表面的光泽会变的凌厉,就像磨光了的大理石一样。 未清洗的翡翠表面的纹理清晰,结构明显(图1)。清洗过的玉器表面看起来较为温润光滑,但仔细观察依然会发现细微的晶体颗粒排列(图2)。 这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翡翠表面会残留下微小的凹坑,如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抛光,则很难做到完美。绝大多数的翡翠都需要进行酸洗。只有一些种水较好,表面瑕疵较少的翡翠才可不需浸泡腐蚀性液体,只通过打磨抛光的方法来清除凹坑。

2、检测颜色:好的翡翠是经过浸泡、过滤、萃取而得,颜色纯正,均匀饱和。经过酸洗的翡翠虽然色料本身质量很好,但是经不住酸水的腐蚀,会部分脱落,露出底部的白色底纹(即原来的石皮)。 在成品的表面也会有很多细小的裂纹,这是抛光粉和抛光剂渗入表面的裂纹产生的,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现表面有深色的染色剂沉淀,那就是酸洗造成的! 除了看颜色,还可以将翡翠放在白纸上或者白布上,如果显现出红色的痕迹,就是使用了染色剂的结果。这种染色剂是染料液通过毛细现象进入翡翠内部的,一般很难洗干净。 如果发现纸上有淡蓝色的痕迹,那么可能这块翡翠就经过了“烧蓝”的处理了。 “烧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上色工艺,做法是将蓝色玻璃粉末(主要为氧化钴)涂抹于表面,然后高温烧结着色,由于温度太高,往往会在内部留下气泡,使成品的颜色分布不均,呈现出丝网状的纹理。这同样是一种不合格的染色方式。

3、查看细节:天然翡翠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表面常有凹凸不平的砂眼和裂纹,而且边缘过渡得不那么圆滑。经过酸洗的翡翠表面上会出现许多细小凹凸,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小块由很多微小的凸起组成,且相互之间衔接紧密、排列规则。 经过酸洗、漂白的翡翠,其内部结构会有些模糊不清,在光线的照射下,会透出微乎其微的绿色调,这点与高假的B+C货翡翠比较相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