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翡翠出自哪里?

叶红廷叶红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玉”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图一),它的形状像一块狭长的美石。《尔雅·释器》云: “玉,石之美者。”这说明在战国时代人们就把许多美丽的石头都统称为“玉”了。现在山西的浑源县,古称浑池,因境内有浑水,故名;又因水中多泥,不便灌溉,遂改称桓山、桓冲;再因“桓”字犯讳,遂改名为今天这个名字。这里出产一种颜色翠绿、质地细腻的小石头,就是著名的“沁州碧”,俗称“山西绿”,在古代它被称为“桓珠”或“恒珠”(图二),因为颜色翠绿,所以也被当做碧玉使用。

另外,新疆和田地区也有一个名字叫“玉”的河,这条河出产的玉石在古代也叫作“汉玉”。 现在一般把具有类似玉的物理性质,而且美观耐用的矿物材料都称之为“玉”。广义的“玉”还包括人造宝石等。而传统的“玉”则特指天然绿色软玉、硬玉或其他玉石。 (图片说明:1. 商代甲骨文“玉”字;2. 唐代诗人李贺诗句“恒娘采玉处”中提到的“恒娘”和“恒珠”) “翡”字,始见于西汉初年的《西京杂记》 : “昭阳殿后,列宝物……有青螭奋迅锦巾、翡翠明珠。”这里的“翡”指的是红色的宝石。目前发现的使用红色宝石或者红玉作为装饰品的史前遗址有很多,说明这种颜色很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书里面还提到过另一种红色玛瑙,叫做“绛红”,也称“紫英”或“紫瑙” (图三)。但是这种颜色的玛瑙似乎并不常见。晋代的杜牧诗中就有 “汉家绛帐美人居,雪丝带拂流苏” 的诗句。“绛帐”即以红绡帐为帷幔的座位。这应该也是一种红色宝石。

“翠”字,始见于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 : “翠,羽之青而赤色之者也。从羽,卒声。”“羽之青而赤色之者”就是说翠是羽毛里面的青色部分,不过这个色彩感觉有点偏向红色。 (图片说明:3. 宋代诗人苏轼诗句“冰肌玉骨清无限,水佩风裳凉自如”中的“水佩风裳”) “玉”和“翠”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翠玉”,其实也就是今天的翡翠。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里解释“翠玉”这个词时说: “今人以翡翠色如莺卵者为贵,故又谓之‘莺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