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几画五行属什么?

浦韵诗浦韵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得(拼音dé) 繁体字:得 部首笔画:4总笔画:12 笔顺:捺横撇捺竖折撇横横撇捺撇折 五笔86版:DTAF 五笔98版:ETAF 仓颉:HBKQP 四角号码:47504 UniCode:U+6CC4 康熙字典:[子集上]·[人部]··得·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10

基本解释 ◎ 得 dé 动词,de (介音) (1) 获取 [get;obtain]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 今寡人卒身不得见父王,其魂魄仿佛看见父王,此何乐焉?不如以璧与吴王,请令父王复归。——《战国策®楚策》 (2) 得到,获得 [enjoy;gain;get] 不劳而成,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论语•尧曰》 君若欲治臣之罪,置臣于狱。如欲赦臣之罪,令臣得脱,唯君所欲。——《左传•宣公十五年》 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滕文公上》 明主之为吏,必令载籍以上,尽知天下古往今来、善恶之迹。如是者,明矣。——《商君书®更法》 (3) 使…成功或达到目标[accomplish;carry out] 秦穆公使人谓晋侯曰:“孤不辱命,二公子勿忧,吾归祀先君。”——《春秋•僖公元年》 遂平陆沉,水陆咸毕。故王命左宗彝、右刘茂,帅师祭天,遂荐俘于太庙。——《汉书•武帝纪》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4) 当 …的时候.应当[should] 君以此思之,何患无辞。——《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凡三皇五帝官天下,五伯诸侯家天下。——《荀子•儒效》 (5)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已经完成~得 已得虎尾。——《韩非子•难一》 鱼腹中得书。——《史记•刺客列传》 (6) 姓 得姓始祖:契。相传契的母亲简狄吞下燕卵,怀了孕,生下了契。契建立功业,被封于商,赐姓子。周灭商后,殷商子孙以国为姓,继续保有子姓。后世子孙中有个叫宋国的国王名叫殷墟,他被楚国灭掉之后,宋氏贵族奔逃到秦国,为了纪念故国,将姓氏中的“宋”字去掉,改为“得”姓。 D:dì 形容词,de(介音) 适合;适宜 [fit;proper;suitable]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此物轻巧便捷,甚为适用。——《老残游记》 又如:得体(言行合适得当);得不(适宜;相称) 当然 [of course]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论语•学而》 岂其所以哉!——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礼记•中庸》 又如:得理(有理;应该);得所(得所应得之处);得节(得其所);得时(适时) 妥当;安全 [safe] 将军何不把此二贼抵偿天谴?免生他患。——《说岳全传》 此时天色已晚,城门外又无好店,恐防失闪,就在城门边寻个僻静处歇下。——《水浒传》 又如:得稳(稳妥);得失(安全);得人(安全) 明白;了解 [understand] 小妮子倒懂得。——《红楼梦》 须眉男子尚且糊涂,何况你一个小孩子。——《三侠五义》 又如:得念(明白;懂);得紧(清楚);得心(明白;熟悉) 得 E:dé 助词 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对别人给自己好处的感谢 [thanks to] 既免,而贾生才气益彰。——《汉书•贾谊传》 予既无叔伯无兄弟,而三娘之爱,又殊笃厚。——清•曹雪芹《红楼梦》 又如:得手(多指偷窃得来的财物到手);得步(得计);得个(得了) 另见 dí;děi 常用词组 得意忘形 déyìwàngxíng (1) 形容因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或做了非常高兴的事,而忘记了应该保持的谦虚态度。 他听了这话,竟像小孩子得了糖果似的,得意忘形起来。 ——梁斌《红旗谱》 (2) 比喻满意得有些失去常态。 他听到这个好消息,顿时眉飞色舞,得意忘形。 他得了奖,竟然忘乎所以地跳起舞来。 ——杨沫《青春之歌》 “至圣先师”孔子的雕像,被建在大学里,学生们围着议论纷纷。他们中有的人得意忘形,模仿起孔子来。 ——《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得意”还可以用来表示另一种情况。比如:“这件事我做对了,我很得意。”“他考试得了100分,心中很是得意。” 在这个意义上说,“得意”和“高兴”的意思差不多,不过用得比较随便,“高兴”通常用于好事,“得意”不仅可以用于好事,也可以用于坏事,而且语气比“高兴”更强烈些。例如:“他弄坏了我的钢笔,我真得意。”“他没拿到第一,心里很不服气,简直有点得意。” 但是,这种用法并不表示“得意”的程度就比“高兴”更深一层,只是因为“高兴”是中性词语,用它来表达比较强烈的内心活动时不大合适。 例句: 她考了第一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