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整利率的原因?

单于淑可单于淑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央行调降基准利率并不是直接给市场降息,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处在渐进式推进的过程中(尽管进展缓慢),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还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央妈只能调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而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减少向客户发放的贷款呢?原因只有一个:贷不出去!为什么贷不出去呢?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银行放贷风险很大,所以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央妈只能通过降低银行的成本——也就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来激励银行放贷。

那么,既然央妈通过下调RDR能够激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为何不直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LPR)呢? 因为我们的利率市场化才刚刚起步,LPR还没有完成向市场的完全放开,而且LPR主要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而在当前这个阶段,我国的GDP增长还是来自于供给端的扩张,所以短期内(至少明年上半年前)LPR下行的空间非常有限。

再者,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依然是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即降息)使用的概率并不高,所以此次RDR下调幅度虽然不大,但这也是近五年来(2015年以前)首次下调。

当然,除了刺激消费和投资以外,这次降准还有一个比较隐晦的作用,那就是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自今年7月份央行和住建部联合约谈了主要房地产开发商之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出现了快速下滑的情况(8、9两个月,不少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跌去了二成左右);10月份开始,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二手房业主集体涨价,中介纷纷关门的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二次加杠杆(第一次加杠杆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为应对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央行再次降息并降准,最终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央行不得不再次出手,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实现间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目的。 从政策效果上看,此次降准对于中小企业短期内的融资困难有一定帮助,但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把信贷资金用于满足政府基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并不是很热心;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那些本身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势必很难从银行体系获得融资支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