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木字五行属什么?

夏侯璇夏侯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木”字,是《康熙字典》里的字,现在通用简化版《新华字典》里没有了,在古文字里属于“止戈木”部的字。 《康熙字典》里的“木”字解释如下: 在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未”字都是象形的,上面象树杈的形状,下面是树根的样子。本义就是树木的意思。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演变过程来看,上面的“屮”(读chè,类似“树杈”)逐渐变短,下面“木”的部分逐渐加粗加长。这正符合了植物“树”的形态特征,由此可证,上面的“屮”不是“日”也不是“十”等符号。 而现在的简体字“木”字形来源于古代的金文或者战国文字,把原字体的“屮”去掉,变成了一张普通的“木”字。因为“木”字的本体就是一个象形字,所以去掉一个形符并不会影响它的读音。 但是去掉了“屮”这个像树的符号后,“木”的字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的上下结构变成了左右结构,而且原字体的左半部分“木”变形成了现在这个字体的“辛”(繁体字“辛”作“辛”),右半部分则变为“未”或“末”。

我查了一下,现在的汉字拼音输入法以及电脑五笔输入法都统一认为“木”字为上下结构,所以造了一个新字“茉”作为“木”的异体字,并收录在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中。但是很多传统字典仍然收有其他字体的“木”,比如《康熙字典》等。 我想说的是,现代字典收录的“木”字,其实是由古代的多个单字组成的现代合体字!而且这些单字还并不是同一个部首的字。

古人造字的时候很讲求科学性,很多字体都是由几个要素组成表示整体的,不是现在这种一个个独立字符表示单个音节的。 “木”字的繁体字“朩”,上面部分的“屮”代表的是树杈,下面的“木”代表的是树,整个字表示的是一棵树木。而现在的“木”字,上面的“朩”被简化成了一竖,下面的“木”变成了“未”或“末”,那整体意思就表达成了两棵树或者一片森林。这是不恰当的。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在古代很多汉字的形体跟音读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的,也就是这个字是什么形状,它就发什么声音。所以能根据一个字形判断它的读音,也能通过读音来推断这个字是什么形状。而现在汉语的拼音化政策导致了发音与字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混乱了(除了声调之外,其他的音变因素都会影响到发音)。因此现代很多人不懂汉字形体变化,只知道读音的变化,所以对很多字会产生误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