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测五行缺什么?

任健真任健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这边是看生辰八字的,不是看五行的! 一般人都觉得农历节气是按干支记年的,比如立春立冬春分秋分等等,其实正确的说法是“在特定日期节气的时刻,太阳位于黄道零度,也就是春分或者秋分的时候,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正中间”;而农历是以月亮盈亏变化的周期来计算时间的,一个月约二十五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这样每年会有两个“节气”和“月份”重合的时候——上弦月和下弦月同时出现在白天或夜晚天空的正中(这种情况每月只有四天左右),这两个日子就是古人说的“朔”(初一)和“望”(十五),这时太阳和月亮黄经一致,同处于一个位置。

以农历正月为例,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太阳和月亮第一次同时出现在天空正中的时间(冬至一阳生,下一个冬至之前共六个冬至,最后一个冬至是新年元旦),这一天也是月相“新月”(完全看不见月亮的时刻),所以从“朔”到“望”,又从“望”到“朔”是一个月的结束和新的一月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来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太阳周年运动的概括描述——“朔望月”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月球绕地球运动造成的。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又无法直接看到月亮背面,只能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因此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每24小时大约旋转13.6度,刚好等于太阳从东方升起至西方降落的时间,加上潮汐作用等因素,形成了“朔望月”。 而“干支纪年法”起源于我国夏朝,最初创造这一记录是为了推算每年的灌溉农时,后来成为王权象征。据说汉武帝曾经将一个犯人有罪无罪判错的原因归结为“干支纪日有误”。

由于干支计算年份比月球绕地球一圈要准确不少,又由于每一个历法体系都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每年的正月初一不一定都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因此冬至、春节、清明等节气的时间也会略有差异),所以古人就采用“干支纪年法”和“农历”结合的方式作为官方史书年谱记载的历史纪元。而民间算命测字等俗信则大多参照“天干地支”来推算个人的命运。 所以你问孩子五行缺啥,我只能说可能缺金或者缺水……因为算命看五行是个伪命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