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龙是什么?

普熙涵普熙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十二地支中的“子”是肖鼠,不是肖虎的。其次才来解释下为什么辰龙和寅虎相冲的问题。 要解开这个困扰很多人的谜题,就必须得先从干支字的来源说起(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文字学)。现在的人学习文字学大多都学的是《甲骨文编》或《金文字典》之类,但这些书本都是把一个字放到另一个字里面去理解的,这样的理解方式是很不全面的。

一个汉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文字符号,必然是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并不是简单的几个象形字符串联在一起就能表示意思的。就拿“字”这个字来说吧。在甲骨文中,字是这样的: 上面部分像一个人形的侧身,下面部分像一个人捧着一根东西。合起来就像是这个人正在写字的样子。

上面的那个人形,有点像金文的“戈”字,不过多了一段向下弯的笔画;而下面的捧物状更像金文的“高”字。所以“字”的金文是这样写的: “字”的小篆这样写: 秦代隶书又把“字”写成: 而现在的简体字“字”其实是从繁体字简化过来的,简体的笔画少了许多,但结构不变。

现在回过头来看“字”这个字,可以发现“字”由一个人和一个物品组成。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比如“高”字、“上”字都是类似这样子。“上”字在古代写作“丄”或者“丩”,其实都是同音字假借字,用来表示“上方”的意思。而一个人左手捧物,右手执笔书写,则正好符合我们现在书写的姿势——坐立式。所以古人造字是很有道理的。

再来说说第二个字“午”,午的字形演变如下: 午的古文字形状就像一根短竖,然后上下分别有两条斜线,像是日影。而“牛”字的古文字形类似于两个“人”字面对面,中间一竖表示两人肩并肩。从甲骨文到小篆,“午”和“牛”一直都被混着写。直到隶变后,“丑”和“牛”分开成了两个字,而“午”字保留了古代字形。

最后来说说第三个字“寅”,寅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寅字的字形有点像“广”字头下面加一个“二”字。而“广”的字形演变如下: 我们可以发现“寅”和“广”在字形上很像,而且关系也是一目了然。“广”字上面部分的“凵”就是由“寅”字下面的“宀”和“寸”变化来的。而“广”字下的“二”其实就是“寅”字上面的“丿”和“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