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什么成为大城市?
我1978年从徐州矿务局职工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广东韶关的核工业部第四研究所(后更名为中核集团四○一所)工作。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承接了一个国家科委的项目“放射性同位素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为了开展试验需要,要到各地采集样品。由于所里只有几辆自行车,且是用于日常办公使用的;而开展野外实验又急需车辆,于是所长便打报告向深圳市申请借调一辆客车。很快得到批复,并派专人将车送到。这算是深圳支援四〇一研究所吧!所里人将借来的这辆客车改装成了集装箱式的样车,可以装载不同类型的探测仪器、样品及工作人员,既轻便又实用。我们就是乘着这辆车开始了南方各地的地质考察和岩矿分析测试工作的。
后来随着项目的推进,需要到更偏远的地方去采集样品。当时火车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但火车有固定的时间表,很不方便。为此所领导再次向上级打报告,陈述理由请求支持。不久,所里收到一份特殊的通知—安排我们乘坐空军的运-11飞机前往目的地。这算是深圳的航空支援吗?运-11是一种小型的螺旋桨客机,每架可载客26人左右。我们将所有装备拆卸后放在机舱内,然后每人佩戴一个氧气面罩,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航程。
那次我们先后抵达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西北及云南西南部的滇西两地,穿越了云贵高原。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崇山峻岭间,飞机时常因为天气原因颠簸难行。我们在机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天只能以干粮果腹。好在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安全返回。 我在四〇一研究所工作了24年,其间参与了我国许多重点核武器研制项目,也见证了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