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管军人叫什么?
提到旧中国的军人,人们可能想到的就是那些烟枪、马裤、绑腿、皮靴、帽翅的丑态。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人,在当时也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
提起黄埔,人们可能想到的就是中国黄埔军校,那是国民政府设立的一间军事学校,1924年创办于广州,初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其校名“黄埔”一词,源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湾附近的一个叫“黄埔”的小岛屿。
相传在隋朝末年,当地爆发了著名的“岭南洞蛮反宋”起义,宋将张祜被敌将南丹土司孔纲打败,所率宋兵只剩下一百多人,退至长洲岛仓卒应战,因部下伤亡殆尽,兵败逃往江西避祸,此事传为“百将战长洲”。随后南丹土司孔纲亦战死,后人就在小岛为其建有双忠冢。因宋代在此设巡检司,故又名“黄埔巡检司”,明代改称“黄埔营”。清初建炮台,称“黄圃炮台”。鸦片战争后,英军强占了该岛,在岛上兴建司令部和兵营。后人民军队进驻,在岛上建立起第一个军人社区。20世纪50年代末,广东船舶工业总公司先后建立214厂和224厂(广州潜水器制造厂)。此厂生产的各类船舶填补了国内多项船艇生产的空白。1986年10月,224厂整体移交给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2005年9月,224厂整体出售给深圳星河集团。2009年6月,珠江啤酒收购了星河集团所持的224厂全部股权,224厂自改革开放后首次易主。
由于该地素有战舰雄师之称,故有“黄埔海军”、“黄埔文鹰”之别称。1924年冬,中国国民党“改组”,在广东省长孙科主持之下,聘请当时中国军事学界名声甚盛的时任大元帅府航空处主任的张发奎为军官学校校长,邓演达为副校长。1925年5月,孙科改驻肇庆,汪精卫任广东省长,为便于指挥,将广州市内之各军部及军学机关集中在长洲黄埔岛,划定地方以设立司令部及校本部。9月,成立大本营军法部,地点设于长洲,直隶于大本营,主管军法及监禁,并主持军刑执行,负责人是俞宿。12月,黄埔海军学校派代表参与闽海军会议,提出改编方案,由黄埔海军学校学生改编之驱逐舰六艘,连同闽浙沿海地区现有军舰、艇共二十二艘,归海军司令部指挥。
同年11月,改组后的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以“培养国民爱国精神,提升武力”为目的,招收第一期学生。1926年,在广东省长陈炯明的率领下,孙中山遗骸从台湾迁回香山(今中山市)安葬,以校长何应钦的名义,组织驻粤各军在孙中山陵墓举行隆重公祭,祭文由副校长贾德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