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格式怎么写书法?

宇文蕾呈宇文蕾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尝试着讲一讲这个问题,以供题主参考。 圆体字是汉字书写的一个类型,这种书体在唐代出现并得到普遍发展,到了宋代趋于成熟,明清时期仍然有不少书法家在进行创作。关于它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学术界的研究还比较少(可能因为其流传作品没有其他书体那么多吧),所以研究也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我这里就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些宋元时代(比如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人)的书法作品来看,会发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特别是小楷类作品)的字写得横短而竖长或横细而竖粗,而且整个字的重心都在中间偏上的位置;同时有些字的笔画还会向左右拉伸得比较长。如果我们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字形有点圆”呀!虽然每个字的结构都还是方形的,但整篇作品的字形看起来却是比较圆的——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圆体字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这和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有关。在宋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汉字应该写得方正,而到了宋代以后则逐渐开始喜欢把字写得更瘦劲、修长一点。这是因为宋代之后文人士大夫们更加注重个人修养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而不是以前那样只在意形式上的美观。因此他们就开始追求更为自由、灵动、具有文人气息的书法面貌。而“方圆相济、瘦硬挺拔"恰好符合了这一时代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书法家会把字写成这样呢?其实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宋代,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文人们对政权的掌控力下降,因此他们在政治上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而在经济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打破了以往士农工商中传统的等级地位,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社会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群体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新的审美潮流的出现:即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更加自由、更具个性特色的艺术风格。这也就使圆体字成为一种流行的书体。 而到了清代末年民国初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和新教育体制,导致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式的教育模式和学习西方的文化艺术成果,这使得中国书法界出现了新一轮的思潮:那就是要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书风来。这就使得一些书法名家开始尝试使用圆体进行创作,如康有为、于右任等。

当然圆体字也有它自己的缺陷:因为它太强调线条的粗细变化与空间布局的对称性,往往会导致字体显得笨拙不灵巧,缺乏生动灵活之感。不过现在大部分书法爱好者都是把圆体当作一种练习手段,用来提高自己书写水平,很少有人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这种书体来创作书法作品,所以说它存在的意义主要还是在于训练技法和提高对空间的把握能力上。总的来说它就是属于那种实用性大于欣赏性的书体。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想写好圆体字,首先就是要熟练掌握方笔楷书的基本笔法及结字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通:在笔画上可以适当拉长或者缩短某些笔画的长度使其变得更有节奏感;在结字方面要注意把握好整体字形的比例关系,力求做到方圆兼顾而又和谐统一 ;在用笔方面要尽量避开方笔,多采用圆转或裹锋入纸的方式来书写,以达到柔中带刚的效果...等等诸如此类的技巧和方法都需要多多练习才能达到目的哦~

国传喜国传喜优质答主

你说的那个题目我没看懂,是指怎样的“圆”呢? 题主没有详细说是哪方面的题。 我只能凭感觉来猜测一下了。 因为是字嘛!那就应该还是传统的那种写法吧… 我猜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把整个字写成正圆形(当然这个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然后把每个笔画写得自然一点就好啦~ 最后稍微调整一下整体效果就完成啦~ 如果想要更细致一些的话可以再仔细磨一磨每一笔的位置和线条的粗细以及结构。 其实我最近也在练习用行书或者行草来写这种圆形的字体……因为觉得这样比较可爱(๑乛◡乛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