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五行属什么?

益橘优益橘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说文解字》认为“空”、“穴”都是象形字,而且都跟洞穴有关,其中“穴”的本义就是洞穴;汉文字发展进入隶变期后,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含义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洞”是“穴通也”,也就是说“洞”是“穴”的引申义之一,表示洞穴相通的地方(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了这一条释义);而“空”是“窍中也,从穴从宀”,意思是说“空”指的是有孔洞的建筑物。 后来人们发现“空”、“穴”两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产生了“洞”、“空”两字的分化,分别用来指称不同的事物——前者仍然沿用《说文解字》的意义,但逐渐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洞穴(见上文释义)之类的意思;后者则发展成一般意义上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建筑物的内部了。

根据我的研究,在现代汉语当中,“洞”字主要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指天然形成的或者人工开凿的孔道,比如山洞、洞穴、石洞等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名词,如穿山洞、穿洞、溶洞等等;第二种是指在以上情况下所形成的景物或地方,例如洞穴风景、风洞、地洞等等和由此派生的形容词,比如说洞天、洞幽、洞府等;第三种意思是形容声音的沉闷,通常用在形容词前边,例如洞洞当当。 “洞”的这些用法都跟它作为象形字时的含义相一致,属于同源异构词,其意义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所指的范围更具体化了而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古体汉字“峒”和“硐”也是“洞”的异体字,现在很少用到了,但在方言词汇里还保留着不少,主要用来称呼天然的洞穴或者矿洞这类地方,比如湖南一带的方言称之为“峒”,湖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将采煤的矿井称为“硐”,山东、江苏和河南等地称煤矿为“峒井”。

“空”除了用来表示“空间”之外,还有“没有东西”的意思,因此可以引申出其他的一些用法来,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