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学科考研没有数学?

隗玉锦隗玉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考了两次研,一次是17年考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一次是20年考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方向),所以这两次备考的经历还是有一些值得分享的地方的。 先说17年备考中南大学的经历。

我本科是学经济的,但是我对经济学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考研就想换个专业,于是选择了哲学。不过我在备考时并没有选择最热门的中国哲学专业,而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专业,理由是相对好考且跟我本科学过的哲学课程有些关联。 这个决定做了之后我就开始备考了,因为已经毕业工作了一年多,因此想趁假期先把初试科目都复习完。我的计划是先预习一下专业课,然后利用暑假把英语基础打好,接着在九月前把政治基础知识过一遍,最后在十月、十一月时分别把两门业务课和英一、英二历年真题都做一遍,这样安排是因为我想把最难的留给最后一个月集中突破,同时考虑到政治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所以就提前到了九月才开始看。

关于初试各科的备考经验我也详细写过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 关于复试我了解的不多,因为那年刚好碰上的特殊情况,我们那一批复试被拖到最后,且采用的是线上复试的形式,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但是初试的备考经验还是有一些值得分享的。

首先就是英语的准备,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统考科目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据说英语一难度较难,很多考生反馈和六级差不多;而英语二则相对简单一些。根据我身边朋友的反馈以及我自己做的真题分析来看,18年以后英语二难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建议大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还是认真准备。 我是从五月份开始准备英语的,首先把词汇书买了,接着每天刷单词,到六月份我把5000词过了三遍。同时看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虽然他的课有很多段子,但是确实对语感有所帮助。除了记词汇外,我还听了何凯文的长难句分析,学习了语法。

七月份我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开始了阅读练习,我每天一篇,并且逐句分析句子结构,然后把不认识的词汇记录到笔记上,背诵记忆。九月中旬我完成了所有阅读理解的训练,并把其他题型的练习也完成了。十月份我又重新做了一遍阅读和完型,把新题型和作文留到十一月最后突击。 至于作文,我是看了王江涛的押题,学习他整理的模板,然后自己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

最后是政治,我觉得政治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因为本身难度不高而且提分空间也不大。我从九月才开始看肖秀荣的书籍,但是效果并不好,于是又购买了腿姐的教辅,跟着她整理的知识框架进行了第二次复习。由于时间比较晚了,我没空做习题集,就直接做了肖八和肖四,还有就是刷了几遍腿姐的押题。总之,我认为政治只要跟准一个老师的脚步走,就没多大问题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