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有翡翠?
目前所见最早的翡翠玉器,出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出土过两件套的玉带卡和一件绿翡翠龙首,年代均为公元后649年以前。[1][2] 阿斯塔纳遗址所出玉带卡,为两条玉带上的卡头,一条为黄色和田玉质,一条为绿色翡翠质;两件为一组,正面各刻一“王”字,可能用来标识玉带的等级,或象征帝王的权杖。此外在河北宣化辽墓也曾出现一件绿翡翠龙的龙头部分,不过这件标本表面有腐蚀痕迹,质地也不如前两者细腻。
这些早期的翡翠制品加工都比较粗糙,推测当时应已有开采、加工翡翠的技术,但材料本身可能主要供应皇族贵族使用,数量和质量都不可能很多。 到了明朝中后期,云南南部的腾冲开始崛起,逐渐成为重要的玉石集散地,这时开始有大量翡翠制品流入市场。据明人宋懋桓《云间杂识》载:“(翠玉)有细而坚者,谓之老坑;有粗而虚者,谓之水坑。水坑者多裂,老坑者少裂。”[3] 明代中期以后,大量缅甸翡翠输入中国,品质亦越来越好,颜色由早先的纯绿发展到现在的鲜绿、阳绿,透明度也渐好起来。从此时开始,翡翠在首饰用玉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但由于皇室贵戚一向都用得是产自新疆的青玉、碧玉或汉白玉,因此让翡翠一直都有“外藩”之名,地位始终不如其他传统玉种。
直到清朝初年,宫中才以翠玉作为御用珍品之一,并制定了相关的使用规矩。乾隆皇帝甚至亲撰《佛手咏》、《葡萄咏》等诗作出自,对宝石、翠玉等品题把玩,极大地提高了翠玉在皇室眼中的地位。
清 翡翠葫芦形佩 故宫博物院馆藏 此后,翠玉在皇宫中经常作为陈设器或是配饰出现在皇族面前,并渐渐流行开来。除了皇帝皇后御用之外,一些宗室成员也有权享用翠玉,如雍正帝就有谕旨说:“朕所赐与亲王翠玉鼻烟壶,系佳妙之物......至皇子所陈奏之事,亦属有理。若再如此,恐朕之赐物,尽属无用矣。”[4] 民国以后,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人们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女性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此时翡翠首饰开始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成为百姓身边常见的饰物。尤其对于江浙一带的女性来说,佩戴翡翠更是有着特殊的情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