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几画五行属什么?

陈瑜萱陈瑜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释曰:“日以月,有光明也” 许慎以为“昱,日光盛明”。从日,音yu(第三声) 上古时期,“昱”和“郁”通假,至秦小篆中始区分二体,从日,从上“鬱”省。所以,“郁”“昱”同源。

《晋书·宣帝纪论》中提到过“昱”: “司马氏之不臣,非独汉之季世也……其兴也,盖由高祖奋布衣,据险阻,讨夷、蜀,平吴、越,遂霸中国;及其衰也,皇甫谧以为‘孝武好道,昱昱然思慕神仙,以求延年’是矣,岂非天道幽远,难可知焉!” 这段文字解释了“昱”的本义即指太阳。引申为明亮、照耀的意思。

《尔雅·释训》中收录了“晃昱”一词,郭璞注曰: “晃昱,明也。” 又引申指人的神采焕发。

唐·杜甫 《丽人行》诗云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侍郎煦兮赍笺,青琐侍儿嫣兮捧盒。微色云母盘龙鳞,轻香红棉染鹅翎。” 其中的“云母盘龙鳞”一句化用了李贺的诗句“银花云母屏,露寒烟暝肃”,形容盘中菜肴的精美,“龙鳞”喻指盘中菜形状犹如龙的鳞片一样美丽而富有灵气。

杜甫还有一首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提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公孙大娘”指的是唐代一位擅长跳剑器的女子。这个“公孙大娘”和屈原的《离骚》里的“扈江篱与芷若,纫秋兰以为佩”的“江离”“芷若”“秋兰”都是指的同一种植物——兰花。

到了元代,刘致编著的《耕余剩语》一书中记录了一首名为《咏兰》的诗,作者是元朝翰林学士王冕。其中有两句“清风过夜开,好月临窗放。无夕不下楼,几度迷月色。”描绘的就是兰花的清香和迷人的月色。“几度迷月色”中的“度”字用的非常妙,写出了月照兰花的朦胧之美,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