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五行属性是什么?

邓联生邓联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正月”,在干支纪年中,排列为第一个月。 正月是寅月。天干属阳木,地支属阳土。 《礼记·檀弓下》曰:“十月为坤宫,十一月为子宫,十二月为丑宫……正月则尽。” 郑玄注:“此正月所以尽三月。” 三月的月令为辰月。《尔雅·释天》中有: “春三月,二月朔,昏参中;三月朔,昏斗柄指丑。” 也就是说,正月立春开始,三月清明结束。而农历二月则是节气与节气的间隔时期,没有特定的节日名称。 立春、雨水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2月3-4日交节。立春节气之后,白昼时间变长,但是温度上升并不明显,立春也意味着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雨水节气,气温回暖,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惊蛰、春分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节气之后,春雷始鸣,气温回升迅速,冰雪消融,草木丛生。到了春分,昼夜平分,寒暑平衡。 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4月5-6日交节。清明节气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名字里有“清”字的节气。古人认为,此时气候清爽明亮,草木繁茂,万物生长。谷雨时节,天气温和,雨水丰沛,有利于谷物生长。 立夏、小满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5月5-6日交节。立夏意味着春天结束,夏天正式开始。小满后,天地之间阳气旺盛,雨水增多,江河易满。 芒种、夏至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5-6日交节。芒种,顾名思义,有芒的麦子该收了,同时有芒的稻子可以种了。夏至虽然阳光强烈,但阴气也开始萌发。 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小暑虽有小热,尚未达到酷热。此时节应清淡饮食,早睡早起,不要过度贪凉。大暑节气,是一年里太阳最毒的一天,注意防晒要及时补水。

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秋风吹来,万物开始有所收敛。处暑来临,天气渐渐干燥,空气湿度降低。 白露、秋分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大。随着冷空气逐渐增强,气温下降明显。秋分,阴阳相半,昼夜等长。

寒露、霜降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8日交节。寒露以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干燥,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霜降之后,百花凋零,草木枯萎,动物蛰伏,是为肃杀之气。

立冬、小雪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交节。小雪后,万物凋零,大地一片萧索。立冬,万物自此收藏,水冰地冻,阳气潜藏。

大雪、冬至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6-8日交节。大雪伊始,万物沉寂。冬至到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天气寒冷,但在万物潜匿之时,生机正在萌发。大寒,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新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