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畿路什么生肖?

慕楠月慕楠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禅畿路”指的范围相当广,北起河北省的南端、燕山山脉最西端的狼牙山地区(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区),东到渤海湾北部地区,南至冀中平原中部地区,西至太行山东麓及山西高原东部地区——基本上属于今天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京津两市地界。

“禅畿路”概念的形成与唐代的藩镇制度密切相关。 唐代的藩镇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朝廷直辖地盘的节度使管内,另一类是作为封疆大吏的观察处置使管内的地盘,后者又称“藩镇”或者“方镇”。前者相当于现在的省,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在唐朝初期,由于全国地方割据势力较强,所以设有很多藩镇。其中有一些藩镇是由唐玄宗设立的,比如著名的安西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分别统领今新疆地区和朝鲜半岛。这种由京官直接统辖地方的方式,类似于今天一些大城市设立的中正区或中央直属开发区。

到了唐代中期,藩镇逐渐变成了方镇的代名词。因为此时全国大多数地方的藩镇已经形成,而且大多时间较为稳定,不再像初期那样经常更换节渡使。这些相对固定的藩镇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中原为中心,另一个则是西部的河西走廊地区。这两个区域形成了大唐王朝的半边天。

河北道(包括今天河北全省和辽宁省西部)属于中原地区的藩镇,这里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又是唐朝的粮食产地之一,因此非常受重视。但这里也是军事冲突的多发地带。河北道的总管称为节度使,比一般的节度使待遇要好一些的叫作“都团练使”,他们掌握的军队数量一般也比其他州的要多一些。

因为战争频发的地方往往需要更多的军队来维持当地的秩序。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幽、营二州,天宝十载以前,管兵五万五千。至德元载,节度史李灵耀请以幽州之地益营州之兵以备奚、契丹。”这里的“幽州”即今天的北京一带,而“营州”则是在今天辽宁朝阳县。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唐朝在中前期的河北道是专门用来打仗的,所以当地的人口和财富都不是特别多。到了中晚唐时期,河北道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节度使制度的变化和在河北道不断发生的战事,这一带的土地和人口都被严重损耗。为了维护这一带的统治,朝廷不得不进行更多的赋税征收和对人民的盘剥。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了河北道的情况:“其土贡有绫、锦、缎、绢、绣、絁、葛、棉各五色,他物不及土者。”可见除了土特产之外,河北道的百姓还要承担大量的徭役和税收,来满足中央和地方军阀的需要。 这不仅让本就富裕的河北道进一步耗尽元气,也使得周边的藩镇产生了觊觎之心。尤其是河南道的卢龙节度使,因为河北道土地富庶,又是战略要地,所以经常有周边藩镇在这里插手,甚至造成本地的动荡不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