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龚的书法家有哪儿位?

太叔哲玉太叔哲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南朝·梁·简文帝《草书状》云:“吾尝闻草书,至永和、河清间,有伯英、叔仁、钟繇、二卫。”这里的“三君”“四贤”中的“四贤”——钟繇、张芝、崔瑗、王羲之,都是东汉末年或西晋初年的书家;而“三君”中的“二卫”,即卫瓘(字伯益)与卫恒(字伯英),则是西晋时期的人。可见在晋代以前,书法界“姓+书家名”的命名方式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姓氏+书名”往往单指一个人而已。比如汉代的《东观汉记·孝明皇后纪》中说到章帝时一位叫“傅彪”的大臣,就说他“少好学,师事太尉杨震,有名于时,隶书尤妙”。这里提到了他的书名“隶书”,还特别说明他的书艺很妙,而且提到他的书艺,总是连带着他的人品一起说,可见这个“傅彪”的隶书是很有名的,而且这个名字也常用来代称他的作品。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意识的崛起,以姓氏+人名来代称作者及其作品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当代。 因此题主所说的那位“姓龚的书法家”很有可能是一位晋代人,或者是在晋代有一定影响力的前代书家。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名字散失,又无详细的史料记载其他行迹,故只能以姓加书名的方式来指代这位书家及他的作品。这跟唐代以后以朝代+文章作者的方式指称古文章作者的作法是一样的。 但是,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一个明代的学者名叫龚炜(字梦祥),其《巢林笔谈》卷一中有言: “吴中书法,自韦偃、张旭、怀素之后,当推王觉斯为首。每作大字,用散笔勾画,缓急进退,胸有成竹,随意挥洒,俊逸绝伦。又有赵玄度,精研笔法,为觉斯好友,亦一代名家。余少日学书,先奉觉斯,如天子着衮衣、皇帝登大宝,无所容心。后得赵公,相为友朋。盖书画同源,故书能通画,画能通书。今觉斯已殁,赵公亦弃世久矣,而余懒且衰,不能学,空忆二公佳处耳!”

这段话中的“觉斯”就是清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赵公”指的是明代画家赵宦光。他们二人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都是有流传下来的,所以都可以单称“书名”或“画名”,并经常见到这两种称呼。而他们的姓名则是不常见的。 因此我怀疑题主所问的“姓龚的书法家”有可能是这两位中的一员,或者是在这两位中间有较大影响的晋代人。如果是前者,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了;如果真是后者,那就得请出一位晋代大家来做解答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