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有哪些年份?
2005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执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篮子货币中包括人民币、欧元、日元、英镑和美元,后来加入了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朗。央行会根据当日外汇市场的交易情况(即各个币种的交易数量和金额),计算一篮子的有效汇率,作为参考利率对外公布。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本币贬值压力增大;当出现顺差时,本币升值压力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贸易盈余/赤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从2006年到2010年间,除了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以外,我国一直执行着一定程度的升值态势。 2010年以后,人民币汇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单边持续升值阶段。
事实上,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就已经开始了渐进式调整——即在有限度条件下,按照世界经济局势和政策进行调整。
2010年4月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至20%,同时上调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以来央行首次加息。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7月21日做出决定,自2010年7月21日起大幅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7%,降至3.60%;存款利率下浮1.1倍后的1年期贷款年利率为4.68%,上浮1.1倍后的1年期贷款利率为6.77%。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补充新的政策内涵,灵活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时机和力度。 截至2015年末,我国国际储备达到3.01万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与此同时,2015年我国贸易顺差则由上年的1701亿美元下降至935亿美元,同比收窄了75%。这主要是因为去年我国进口增速高达44%,而出口增幅仅35%。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高达7.3%,创下2005年初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最大年度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