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故事有哪些?
我写的香港电影历史,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链接在此: 简言之,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英帝殖民地,社会风气较为保守,但经济腾飞带来的刺激让香港人普遍崇尚西方文明和“自由世界”的理念(尤其是女性解放和性开放),因此这一时期的港产片在内容上较之于大陆电影和台湾电影而言显然要大胆和激进不少——当然,这跟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有关系,毕竟1967年香港发生了“六七暴动”,警方和黑社会都持枪上街,治安极为恶劣;
而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推动廉政公署和独立调查委员会,导致黑社会的势力受到一定的压制,警察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改革,香港的社会风气也开始由崇尚“西方的自由和浪漫”转向相对保守(回归后尤其明显)。 港片在内容和风格上的转变也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之前港产片的制作以嘉禾和邵氏两大电影集团为代表,注重大制作和大明星,片子往往投资巨大但票房却不算出色,如李丽华主演的花费巨大的《新娘与我》;之后开始出现新派电影,以王晶为首,更加重视市场,迎合观众的需求,内容上也越来越开放和大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在商业片的领域里已经完全盖过了嘉禾的风头。
关于新派电影的崛起我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在这里不再赘述了。 关于港产的文艺片,其实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谈,分别是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港产文艺片往往由许鞍华、胡金铨和李行等“新浪潮”导演主导,他们多是以左派的身份进入电影圈,希望通过电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香港或者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不满与困惑,所以这一时期的文艺片往往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他们本人也许并不是十分自觉),题材上也多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如许鞍华的《夜车》、《千言万语》,李行的《船家女》等等;
八十年代后的文艺片则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同时配合着特首的施政方针而来,强调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文艺片中常常可以看到大量“西方人眼中的香港”的影像呈现,如《霸王别姬》中的妓院和赌坊,《春光乍泄》里的红灯区和同性恋者,所谓的“边缘人群”在港产文艺片中渐渐成了主流观众的审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