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百姓有多少银子?
银元的流通,是从清中晚期开始的,到清末民初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民间使用银元(俗称洋钿、大饼)是有一定消费水平的。 清中期规定:三品以下官员不能佩带佩刀,四品以上官员也不能携带侍从,所以一些文官的补服上不缀饰纹样,以示区别。这样,一品文官袍上的补服是只绣孔雀的,二品是绣仙鹤的,三品是绣狮子,四品是绣云雁。五品六品文官的补服上是绣梅花。七品八品文官的补服上是绣荷花。九品文武官的补服上是绣菊花。未入流的官差,补服上是绣灵芝。 到了晚清和民国早期,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入不敷出,为了筹措经费,清廷和南京政府除了滥发纸币之外,还大量铸造铅铁币和银元。这些货币发行量没有受到有效制约,致使民间所掌握的货币量持续增加。
以袁大头为例,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就令北洋军阀政府财政部印发银元3200万元;随后又印发2.5亿元;至民国7年(1918年)1月,共发行了约6亿元。 如此巨量的银元和铜板流入市场,自然造成物价飞涨。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1元钱大约能兑换750克食盐(每袋重1公斤),而到了1936年,1元只能换得100克左右的食盐。同样买一只鸡,1936年要用去3元钱,而1918年仅用去1元。
随着物价上涨,百姓手里的金钱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生活支出,人们不得不尽力多干活,少花钱,甚至把钱攒起来不做任何消费。 虽然国民党的法币和人民币在对日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但这时的纸币发行量受到了严格控制,没有再出现如清廷和北洋军阀时期那样超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