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什么意思?

赫妍华赫妍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为下面的文章写一个恰当的标题。题目:

内容:2010年7月,全国55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踏入职场。然而就在这一群年轻人将迈向人生新阶段时,一项事关他们今后职场发展的考试正面临着来自应届毕业生的强烈抵制。日前,数千名应届毕业生上街抗议,要求主办方取消“大学生村官”考试。

大学生村官计划,全称”农村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2006年3月由中组部、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根据这一计划,各省份从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拨一定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乡镇担任村干部,服务年限一般为2-3年。

该计划实施六年多来,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不少大学生在上岗后才发现,与期望中的工作截然不同:工作环境差、收入低,发展前景不明了……种种现实与当初设想相去甚远,使许多大学生甚至其家长产生了被“忽悠”的感觉,因而纷纷要求退出。

据报道,此次呼吁取消“大学生村官”考试主要由两部分毕业生组成:已经被“村官”录取但不满意现在的境况,要求取消任职的大学生;没有考上“村官”而想当村官的大学生。

“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值,但中国的现实国情限制了他们选择工作的范围。出于一种回避矛盾的心理,部分大学生宁愿在一个不相干的、看似比较美丽的幻想中,寻找暂时的精神安慰,也不愿面对现实的残酷。”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涂勇才如此解读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热衷背后的心态。

“说到底,对于‘村官’,毕业生们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涂勇才看来,“村官”计划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对青年人来说,村官实际是一种“零位”起点。

一位在“村官”岗位上工作了近两年的大学生是这样说的:“最初选择做‘村官’,固然有实现理想、回报社会等因素,但更为实际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改善现状,推动自身进步。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所想甚远。”

这位大学生的苦恼,很多人都有同感:由于“青春是在岗时间”,对于不少打算通过“村官”这一平台“修炼”、“积累”后走上更高岗位的大学生来说,眼看着选拨考试临近,但却看不到前景、无法预知未来,往往让人产生期待绝望的心理矛盾,尤其是当自身期待值过高时,这种焦虑感会更强。

在涂勇才看来,“大学生村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协调的名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村官’,都不应是现在的那些人。在中国,没有比当村干部更贴切实际的事了,你让他去搞金融、搞经营、搞科研他不一定是愿意的,但让你去当农民你还愿意当吗?不愿意,那就不合格。”

对此,江苏行政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汤青松教授认为,不能因为个别情况而否定全盘,“不能因为部分大学生当‘村官’后的消极情绪,就否定整个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因为大学生‘村官’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取消‘大学生村官’计划。”

汤青松认为,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事业。针对这项事业所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是可以理解和予以谅解的,“从内心来讲,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当官的理想和愿望。但理想毕竟和现实有很大差距。如果所有的大学生都当‘村官’,中国有那么多岗位吗?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以汤青松的分析,由大学生来担任村干部,不仅仅是在村干部中培养青年人,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年轻人培养中国未来的领导干部。这些年轻人有了基层的经验,日后才有更大的可能性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总有一天,这些大学生‘村官’中会有省委书记、省长,会有中央政府各部门的部长,会有许许多多的省部级领导干部。”

对此,涂勇才也有同感,但他认为,在“大学生村官”身上,也应该让年轻人保持一种理想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村官’就是一滩臭泥;有了这种情怀,‘大学生村官’就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