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珍藏的酒可以喝吗?
据资料显示,1949年之前的酒,一般都称为烧酒。当时,烧酒有蒸馏酒、固液勾调酒和米香酒,几乎没有用乙醇勾调的。
而在1950年后,国家对酿酒工业进行高度集中管理,国内啤酒厂家迅速增加,对大麦需求量迅速扩大。同时,为了减轻国家粮食支出,白酒酿造的用料从烧酒专用高粱,改成用玉米、大米、糯米、小麦等谷物酿酒。国家同时还规定,白酒只能用食用酒精勾调,而非以前常用的白酒烧酒。
从1949年到1959年,是中国蒸馏酒产业发展的成熟期,也是中国蒸馏酒产业最早走向世界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蒸馏酒产业的产品主要是国产白酒。
1966年,“全国评酒工作会议”上,全国白酒行业被划分为4个大区: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会议决定,在原有国家级名酒18种的基础上,新评特级白酒3种、一级白酒4种。这一级别的名贵白酒,因特殊的时代因素,一直收藏于中国轻工总公司下属的东方酒类交易所。
1979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同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也同期成立。这个时期,中国蒸馏酒业进入了全面恢复、发展的阶段。
2009年,白酒行业步入调整期,价格战不断加剧。此后,白酒行业的库存居高不下,2011年上半年在27%~30%左右。一些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白酒企业纷纷出清资产、降价促销,以化解库存,但效果不大。
此时,一些有远见的酿酒师将目光转向了名酒珍藏。因为,经历过1997年金融风暴的中国酿酒师明白,短期利润和快速扩张并不代表企业的成熟,只有拥有足以支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底蕴,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具有价值支撑的底蕴,只能是好的产品、好的品质、好的品牌。这个时期,中国蒸馏酒产业,需要以文化驱动和品质消费,进入全面的深度调整期。
在当前的酒业发展时期,一个企业的最佳投资期,就是其最缺少什么时;一个企业最高时的巅峰,就是其什么也不缺时。没有高度,没有底蕴,没有稀缺价值支撑的企业,将在发展的迷茫中,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