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阎江月阎江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简单回答一下。 中国画是写在宣纸上的东方哲学; 中国画是文人画,起源于文人的写意而并非来自民间;

中国画的创作与观赏都需要一个“品”字,包括作品的“品味”“品位”和观众的“欣赏水平”“审美品位”等; 中国画讲求的是“可识、不可言”,是有别于西方那种“可见可知”的画; 最后当然是中国画是笔墨丹青,是文人画,所以工具材料、技法方式都是跟着文人画走,而不是反过来的。 当然这样笼统的概括未免太宽泛,其实只要多看看齐白石的作品或者多去参观一些展览,自然能体会中国的传统绘画是怎样的。如果真要细致分析,可以从笔法、墨法、布局、章法等诸多角度来探讨,每一家有一家的方法,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在抒发“性情”,在表达“意”。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很多人说到中国画总是要用“写意”“写意”,似乎“写意”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写意”能够代表中国画,但并不是说中国画一定就得是“写意”的,这个“写意”得认识容易走入误区。 比如同样是用毛笔,我可以写得很工整(比如这幅《寒山僧踪》),也可以写得比较“写意”(比如这幅《云起云涌》)。

又比如这个“味”,我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故意把味道做浓(比如这幅《雨过青山》),也可以在创作时候故意做淡(比如这幅《远风》)。 如果单从形式上来看,中国画的写意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这是因为我们的笔、墨、纸都有许多特别的性能。我们既可以像西洋画那样框定在一个固定的视角里(如这张照片),也可以随便的走动进行拍摄(就像这幅《有鱼》)……

总之,无论是“可识”还是“不可说”,或是“可意”而“不可言”,最后总归是要落到笔墨之上,没有笔墨,这些“可识”“可意”都会失去意义。 中国画是写在宣纸上的东方哲思。这哲思可以是“可识”“可意”却难以言传的,只有通过我们的眼睛、心灵和手中的笔慢慢地去感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